发布日期: 2025-02-19 点击次数: 199 字体显示: 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 分享到
据说,AI公务员错误率控制5%以内,不仅错误率低,业务覆盖面广。主打一个三不原则:不领工资、不交社保、不会摸鱼!
具体情况如何?这些AI公务员办事到底靠不靠谱?
官方公告显示广东深圳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,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.0版,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,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,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,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,覆盖公文处理、民生服务、应急管理、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。
报道称这些“AI公务员”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%,审核时间缩短90%,错误率控制在5%以内。“AI任务督办助手”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%,按时完成率提升25%。
该消息一经传出,公务员圈子炸了锅。有公务员偷偷吐槽:再这么卷下去,年底评优要输给GPU了!
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两个问题:
1、未来AI公务员会不会缩招,进一步加大就业难题?
2、目前在职的公务员铁饭碗会不会不保?
网友第一时间给出了方案,先把某些不干活的领导给撤了:
比起AI公务员,AI领导是不是更有性价比?
也有人表示,AI不可以,我干啥都要人工客服:
也有人觉得,这或许是好事,改善职场文化:
考编考公人的天小小地塌了一下:
有一说一,基层缺人,这样可以解放人力,也不失为好政策:
有人表示,比起要走关系、卡流程的某些人员,宁愿用AI,至少办事效率更高:
根据上述问题,我们也搜集了一些资料,并询问了deepseek,对未来的AI公务员趋势进行了预测。
它是这样回答的:
深圳首批"AI公务员"上岗标志着政府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,这一突破性实践预示公务员体系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:
1、行政办公智能化转型加速
流程再造:政务AI将推动"无感审批"模式普及,90%以上的标准化审批事项有望实现秒批
服务升级:智能客服系统日均处理量可达人工的200倍,服务时长延长至24小时不间断
决策支持:政策模拟系统将辅助决策,通过百万级数据推演预测政策实施效果
2、公务员能力结构转型
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:2025年前将形成"数字专员+业务骨干"的岗位配比(1:5)
技术能力权重提升:预计公务员招录中数字化技能考核占比将从当前8%提升至30%
人机协作培训体系:建立AI工具使用认证制度,三年内实现公务员智能办公技能全覆盖
3、录取机制深度变革
岗位分类精细化:划分"AI辅助岗"(占60%)、"人机协作岗"(30%)、"纯人工岗"(10%)
选拔标准重构:引入"数字素养测评",建立公务员数字能力图谱数据库
编制动态管理:实行"固定编制+AI效能编制"双轨制,每提升10%AI效能可释放5%人力编制
4、监管与伦理体系构建
建立AI公务员责任追溯机制,开发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全流程可回溯
制定政务AI伦理规范,设立AI决策复核委员会,保留30%人工复核比例
构建数字政务安全防护体系,政务AI系统须通过三级等保认证
5、政策创新方向
绩效评估体系变革:引入"人机协同指数",将AI应用效能纳入部门考核(权重不低于20%)
薪酬结构改革:设立"智能办公效能津贴",与AI协作效率挂钩
职业发展通道:开辟"数字政务专家"晋升序列,建立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发展体系
整体发展趋势预测
2025年:省级政府AI渗透率达50%,形成"数字政务员"新职业标准
2030年: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AI训练平台,基层事务AI处理率超80%
2035年:实现公务员体系人机配比1:3,行政效能提升300%
根据预测结果,AI办公在未来会渗透到公务员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,但归根结底,其底层还是重在“提升效率”、“优化结构”,以便更好地做好管理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
至于有关AI公务员是否会挤压现有人员的求职空间,我觉得有两个网友说得很有道理:
重复率高的工作,AI代为处理有何不可?因此某些岗位被取代是肯定的。
就像曾经医院需要在人工窗口排队,现在几十台机器自主办理......
乘坐高铁人工检票,如今刷卡自主乘车......
曾经银行柜员开户,现在自助机器直接办卡......
这些重复率高、技术含量低的岗位被AI替代是时代趋势,也是必然的。
至于AI会不会彻底取代人类?这位朋友给出了很中肯的回答:
就像曾经的电脑和高效率办公软件一样,一方面它的确取代了部分含金量不高的岗位,但大部分场景下,AI只是人类趁手的工具而已。
此外,谁能确保AI不会犯错?AI的错误谁来纠正?AI的后台谁来维护?
就像有的网友提到的,他们离不开人工客服,AI说到底只是冰冷的机器,谁来给他们提供人类专属的情绪价值?
这些工作最终离不开人类。
当然科技日新月异,未来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测,我等且拥抱新事物,随机应变。
事实上,容易被取代的岗位,大多重复劳动,且缺乏关键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。
因此多学习一门技术,就比别人多一份机会。
对于GISer来说,比起重复性高的数据处理和卖苦力的外业测绘,学习webgis开发,不失为一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。
如果还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GIS开发,也可以参加我们的免费试听,试过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!
试听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种:
1)线上直播
2)线上录播
3)来武汉新中地线下校区试听
课程跟我们即将开班的2501期GIS开发特训营同步!
想要试听的同学,扫码备注【7天免费试听】↓↓